市委宣講團答疑11場 10萬字民法典熱點問題被揭曉
原標題:市委宣講團走進五區(qū)四縣高新區(qū)“答疑”11場次,近萬名黨員干部和普通群眾參與線上直播
10萬字民法典這樣“劃重點”
大慶生活網訊(大慶日報記者 潘爽)“發(fā)生交通事故,撞車了,肇事者逃逸。司機緊追肇事者,肇事者逃著逃著掉溝里去了……司機需要賠償損失嗎?”7月17日,肇源縣大興鄉(xiāng)支前村,第11場民法典宣講會會場,一位大娘現場向市委宣講團成員唐天財求解。
“沒超速、沒逼停,就不需要。按照民法典規(guī)定,民事自助行為只要沒有超過必要限度就免責。”
這樣的場景自7月8日我市民法典宣講拉開序幕后便時有發(fā)生。因民法典幾乎囊括從呱呱墜地到結婚生子、從柴米油鹽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大家都關注,疑問自然也多——
為啥孩子起名,能叫“王者榮耀”不能叫“北雁云依”?未出生胎兒是否具有繼承、接受贈與權?高鐵“霸座”會受到哪些制裁?無論先后是否公證遺囑的效力最高……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于扎實做好《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相關要求,全面把握和準確運用民法典,增強尊法、守法、學法、用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市委講師團和市法學會聯合組建民法典市委宣講團,走到家門口為黨員干部及群眾“普法”,并現場“答疑”。如今已走進五區(qū)四縣高新區(qū)進行民法典宣講11場,第一階段宣講畫上短暫“句號”。
10萬字的民法典,弄懂學透不容易。為讓大家更好地聽懂記牢,張潤柏、冷翠玲、孫岳佳、周曉燕、李軍等市委宣講團成員們下了不少功夫,白話講解、案例分析……更重要的是,在對民法典背景、意義等進行系統(tǒng)介紹的同時,提前根據受眾劃好“重點”!這讓宣講活動參與者近萬,學習熱度持續(xù)高漲。
“街道社區(qū)領導干部更要帶頭學習民法典,發(fā)揮表率作用。把民法典作為加強和推進社會治理的重要標尺,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依法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讓胡路區(qū)怡園街道黨工委書記莊振文說。
隨著11場講座的持續(xù)進行,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也依次被揭曉——
比如,自然人的姓名不能違背公序良俗。要是父母、其他直系親屬、法定扶養(yǎng)人以外的扶養(yǎng)人姓“王”,就可叫“王者榮耀”。北雁云依不行,因為沒有北雁這個姓氏;除死胎外,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高鐵霸座者會被乘務員和乘警責令離開霸占座位并補交票款;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后,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
“總能看到離婚率不斷升高的消息。如今聽了講座,知道《民法典》實施后,離婚有30天的冷靜期,這下應該可以減少一些沖動離婚了。”市民王女士說,聽這種普法講座特別長知識,再有類似活動一定還聽!
據了解,下一步,市委宣講團還將走進市教育局、市國資委等黨政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進行第二階段的民法典宣講活動。屆時,將繼續(xù)用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擴大《民法典》學法受眾,引導人們積極學習,進而推動民法典全面有效實施,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