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鉗工為沃爾沃首道生產線護航
原標題:大慶鉗工為沃爾沃首道生產線護航
——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黑龍江省勞動模范、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獲得者,大慶市沃爾沃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沖壓車間模具維修班班長崔占新
在大慶,有這樣一名鉗工技師——他一次次通過技術改造,實現模具與生產機器的高精度匹配,攻克了沃爾沃中國區(qū)多項模具技術難題,在量產過程中,使S90車型沖壓件的一次合格率突破98%,達到98.2%;他首創(chuàng)模具調試法,在沃爾沃各工廠推廣應用,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黑龍江省勞動模范、黑龍江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他就是大慶市沃爾沃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沖壓車間模具維修班班長崔占新。
崔占新(中)帶領團隊研討模具優(yōu)化方案。
日志上寫滿專業(yè)術語
調試模具時專注成一尊雕像
“模具從無到有,一旦成型就要批量成產,不敢有絲毫疏忽。”7月27日18時許,在大慶市沃爾沃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慶市沃爾沃)沖壓車間,崔占新拿著六角扳手,正在調試S60車型的胎模支撐件。他雙眼緊盯著眼前的螺絲,在沖壓車間機器生產巨大的聲響中,專注成一尊雕像。夏風吹不走的燥熱打在他臉上,汗水順著額頭流了下來。
“L541左側圍OP20.40.50預防性檢查、保養(yǎng);K541右側圍OP20壓料筋更改后上壓機調試;L541翼子板OP50翻邊鑲塊優(yōu)化;焊裝車間K431前機蓋包邊總成模具調試后生產狀態(tài)跟蹤,胎模支撐件制作……”當天崔占新值夜班,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地寫著工作內容,他要在1時50分前完成這些工作。
“要干的工作多,每一項都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夜班從來不會困。”崔占新完成調試后,擦了擦汗,又投入到下一項工作中。
今年37歲的崔占新是大慶沃爾沃沖壓車間模具維修班班長、鉗工技師。他所帶領的團隊肩負著整個工廠模具的調試、維修、保養(yǎng)等工作。他曾在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國模具技術公司工作,多次赴瑞典沃爾沃模具公司進行技術交流,有20年模具從業(yè)經驗,掌握車工、鉆工、電焊工等多項技能。他用勞動者的智慧和創(chuàng)新思維,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技術突破。
崔占新工作時十分專注。
首創(chuàng)模具調試兩步法
在沃爾沃各工廠推廣
2013年,大慶沃爾沃建廠初期,模具區(qū)還是廠房里的一片空地,經過無數次測量與分析,維修區(qū)、緩存區(qū)、翻模區(qū)等區(qū)域規(guī)劃了出來。當時設備不足,崔占新便用現有的材料制造了轉運車、維修移動平臺車等一大批工具,把一塊空地打造成了能滿足整個公司模具調試、維修、保養(yǎng)等多功能的區(qū)域,為公司節(jié)約了186萬元的資金。
2014年,大慶沃爾沃沖壓車間首個車型XC90的模具一直在瑞典生產,模具和現在壓機各項技術參數無法匹配。崔占新便用現有的普通機加設備和手工修研,完成了數控機床都很難保證的高精度加工,實現了模具與壓機設備的高精度匹配,之后又進行了一系列模具調試,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與生產速度,為公司節(jié)省了模具加工、調試、運輸、技術支持等多項費用690余萬元。
2015年,大慶沃爾沃打造全新S90車型的可拓展多功能生產平臺,崔占新結合現場問題,制定了一系列模具調試、焊接等技術實用方法。在項目調試中,攻克了沃爾沃中國區(qū)首個鋁板材翼子板、側圍、前后門內外板模具等多項技術難題,消除問題324項。翼子板返修率由100%降至5%,側圍返修率由46%降至4%,前后門外板返修率由13%降至2%,翼子板包邊報廢率由50%降至0。調試周期縮短3個月,提前進入量產階段,共計節(jié)約資金793余萬元。
汽車模具零件多,結構比較復雜,在制作、調試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往往會走很多彎路?偨Y多年工作經驗,崔占新發(fā)現,不管發(fā)生什么問題,都可以從兩個方向入手查找問題。“首先基準,所有零件都有一個相對基準,如果出現問題,首先要找對它和對應零件間的相互基準。之后進入第二步,那就是相對零件間都有一個合理的間隙,將這個間隙找準,就能更快地發(fā)現問題,通過調試解決掉問題。”崔占新說,通過這兩步調試模具,簡化了流程,節(jié)省了時間。2016年,崔占新首創(chuàng)的模具調試兩步法,在沃爾沃各工廠推廣應用。
技術創(chuàng)新281項
分秒必爭,與時間賽跑
“沖壓是造車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守著第一道生產線,沖壓模具有問題,就得全線停產,責任之重,讓你不能停下腳步,唯有不斷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在同事的眼中,崔占新是一個“工作狂”,為了方便工作,他的家與公司只一路之隔;鉆研技術,他可以連續(xù)工作30個小時不休息。
2019年,大慶沃爾沃的第三個車型S60來了,這對模具團隊來說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我們一方面要完成S90車型沖壓件一次合格率達到98%的任務,另一方面要完成S60車型沖壓模具的調試和沖壓件量產。”崔占新說,因為沖壓車間只有一條生產線,49個產品件140套模具都要在這一條生產線上調試生產,可以用分秒必爭來形容當時的狀態(tài)。
“為了攻克一個難題,驗證一個方案,不知不覺,天亮了,不知不覺,天又黑了……”崔占新帶領團隊進入24小時設備不停歇的工作模式,最長的一次,崔占新工作了30個小時。最終,他不僅攻克了S60項目中翼子板模具等技術難題,消除問題234項,S90車型沖壓件一次合格率也達98.2%。
崔占新和他的團隊超額完成了任務,卻沒停歇。緊接著,他又對國外專家認為是最好工作狀態(tài)的發(fā)動機罩總成包邊模具、前后門總成包邊模具進行優(yōu)化,讓零件質量提升了一個等級,國外專家為此贊嘆不已。
這些年,崔占新優(yōu)化了S90、S60全車外觀件匹配項22項,累計自制工裝、工具100多套,技術創(chuàng)新281項,先后為企業(yè)節(jié)約資金超千萬元,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黑龍江省勞動模范、黑龍江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打造出了一支優(yōu)秀的模具團隊。2019年,以崔占新名字命名的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發(fā)明了吸釘器、多功能組合扳手等新型工具。
“以后,我們會把更多的創(chuàng)新理念轉換成產品,應用到生產中。”崔占新說,今年他的團隊定下的目標是S90車型沖壓件一次合格率達99%、S60車型沖壓件一次合格率達96%以上。但疫情打亂了原本的工作計劃。
“掉皮掉肉不能掉隊,再苦再累,還能有抗擊疫情的英雄們累嗎?”這是崔占新對團隊成員說的話,目前,崔占新帶領著團隊正加班加點,為實現今年的目標分秒必爭……
文/攝 大慶日報記者 沈艷茹